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股票交易24法則
1. Never risk one tenth of capital in one trade.
不要在單筆交易中投入超過10%上的資本。
2. Always use stop loss orders.
嚴設停損
3. Never overtrade.
不過度交易(不融資買進)
4. Never let a profit run into a loss.
不要讓賺錢變賠錢(賺錢時提高停損價格)
5. Do not buck the trend.
不要逆勢而為
6. When in doubt, get our or don't get in.
對趨勢猶豫時立即出場或不要進場
7. Trade only active stocks.
只交易活躍的類股
8. Equal distribution of risk in 4 or 5 stocks.
將風險分擔到四到五檔股票上
9. Trade market order.
以市價單交易
10. Don't close your trades without a good reason.
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否則不要隨意退場
11. Accumulate a surplus
儲備救急金
12. Never buy just to get a dividend.
不要為了股息股利買股票
13. Never average a loss.
不要攤平
14. Never get out/in of the market because of impatience or anxiety.
不因失去耐心而退場,也不要因為焦慮渴望而進場
15. Avoid taking small profits and big losses.
不賺小利也不要承受大損
16. Never cancel a stop loss order after you placed it.
停損單設下後絕對不要撤掉
17. Avoid getting in and out of the market too often.
不要進出太頻繁
18. Be just as willing to sell short as you are to buy. Let your object be to keep with the trend and make money.
順勢而為,多空皆作
19. Never buy/sell just because the price is low/high.
不要僅僅因為價低而買,也不要僅僅因為價高而賣
20. Wait till the stock is very active and has crossed resistance levels before pyramiding.
等到股票交易非常活躍且月過壓力區之後再加碼
21. Select stocks with small volume of shares outstanding to pyramid on the buying side.
選擇在外流通股數少的股票加碼,選擇在外流通股數多的股票放空
22. Never hedge one stock by another.
不因持有的股票下跌而放空他(直接退場承擔損失,等待下次機會)
23. Trade with a plan and do not get out without a definite indication of a change in trend.
除非有充分理由,不要改變自己的多空操作方向
24. Avoid increasing trading size after a long period of success.
避免在長期的成功操作後增加交易量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分享-投機者的心態
其實我自己等級也不夠,但就投資的這些年也累積一些心得看法,分享給剛入門的人,建立好的觀念,在投資的路上更順利.
我分三個方面講,首先是操作的原則:
我一直很喜歡<傑西李佛摩>講給他兒子聽的一段話. 兒子呀! 有人說買賣股票很簡單,你只要拿起電話給營業員說買與賣,買賣愈多賺愈多,我跟你說,這個叫做」無知」.

沒錯!如果買賣股票那麼簡單,人人都會是贏家! 但事實贏家永遠是少數!
對一個波段操作者而言! 最需要的是耐心! 耐心的等待買點! 耐心抱著賺錢的股票!
最後在停利點或是停損點出清! 這需要的是紀律與極佳的情緒控制!
許多人每天在市場上短線進出,想要追逐短線波動的獲利! 但事實上,我週遭的朋友,長久下來靠短線當沖賺到大錢的真的不多! 在操作上,我比較認同」傑西李佛摩」的做法!
那就是做中期的波段行情!配合停利停損的紀律來操作股票!
另外操作上不要太過分散! 最好同時不超過三檔股票! 就像一流的賭場好手,可以默默觀察牌局(先建立小的部位),當發現贏的機率大時, 請在開牌前梭哈吧!(重壓)
如果對了! 請抱緊你的部位! 錯了!那就儘快停損! 股票市場錯了,手腳快一些,起碼能拿回9成以上, 賭桌上錯了,就一無所有!(可見做股票還是比較好)

或許看盤技巧人人不同,但是波段贏家的操作原則卻是大同小異.所以建立自己的操作風格與紀律,
才有機會在操作上更上一層!
第二是關於」錢」
一個投機者賠光了籌碼,就像是演員沒有舞台一般,失去一切!
每個人投資的目的一定是想賺錢,但是我覺得許多人剛進場的心態卻是錯的!
就是想要以小搏大,儘快致富.由其是剛入門投資本金不大,更容易有這種想法!
反正用20-30萬拼一下! 拼輸了,再認真工作個幾年就好!
加上券商鼓勵期權操作,常聽到營業員說我的客戶一天賺5倍! 讓投資人更是心癢癢,往往迷失在短線衝浪的刺激中,最後就滅頂了!
我很認同」投機專業理論」一書所說,投資首要先追求資本的保全,再是一致性的獲利,最後則是創造卓越的報酬.
所以不論本金大小,只要剛開始操作先求穩定,找到自己操作的紀律,若過了一段期間,找出穩定的方法大賺小賠! 相信我,賺大錢是早晚的事,愛因斯坦說: 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不是原子彈,而是複利!
順道一提,當在股市賺了錢,千萬別太興奮,或是獎賞自己過了頭,我的經驗是當投資本金大於200萬以上時,
錢成長的速度會變得很快,200萬再搭配個融資,可以做到400萬的股票,只要賺個10%,就是40萬.(請自行評估風險,我並非鼓勵使用融資,只是適當 的槓桿是有利於整體績效)所以千萬要珍惜手中的本錢,謹慎投資,而不是亂無目的的亂槍打鳥,太過追逐短線,反而會失焦,錯過大行情!
另外強烈建議將獲利的部分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我個人是將每次獲利的3成存起來,繳一些6年期的儲蓄險或是放活存不動,另外操作的帳戶與生活費的帳戶也是獨立,並至少準備好未來6個月的費用或預算,以免讓臨時性的大筆花費影響到操作.
最後是」個人的修練」
科司托蘭尼曾說過:投機者是世界上最令人尊敬的行業,因為他不用向別人低頭.
沒錯!投機對我而言也是最棒的工作,自己對自己負責,永遠和自己競爭!

正所謂」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

這是一份完美的工作! 作手一書作者壽江先生也說,這是一條通往天堂的路,只不過稍一不慎,那就是墜入地獄!
做為一個全職的投機者,是孤獨的! 要有不怕失敗的精神,堅強的心理建設,另外就是簡單而規律的生活.股票做久了,我發現自己盤中看盤的時間愈來愈少,對於買與賣的時機,也幾乎都是用收盤價做確認,隔天盤中做動作!
相較於剛接觸股票時,看盤時的那份激情,隨著財經新聞或即時看盤軟體瞬間大單而忽上忽下的心情,做股票變得平淡,反正就是價與量才是真實的!其他的訊息,看看就好!
我現在反而每天花較多的時間在觀察個股的型態,如果一個型態整理了兩個月,往某個方向發動,那絕大部分是有波段行情,只要順著行情做即可!不用去想為什麼這支股票會漲或跌,因為幫股票找藉口或是理由操作,那都是不智的!
最後試問自己,在投資的路上,想要達成什麼目標?
找出適合自己的操做手法,不要猶疑不決搖擺不定,一下想做當沖一下想做波段,那很容易迷失在操作所帶來的興奮感覺,請記住進入股市的目的是賺錢而非操作.
當你真的在股市有所領悟時,會發現要賺50萬比什麼方法都不精通賺5萬來的簡單!

最後小弟分享10月份的績效,只作一檔股票做波段! 其實我8月中就已經買進成本約在53元,但是9月底時,他從高檔64.5回檔破61,我就全出,確保獲利!
沒想到10月初,又站上59元以上,(李佛摩說:買進訊號出現就追回來),於是就再度買進! 10月15日全賣,因為前一天爆大量隔天不漲就是賣!
資金240萬使用融資賺54萬! 報酬率22.5%,相較於一堆小型飆股,或許賺不多!
但是我強調的是,我只賺我看得懂的股票! 至於滿天飆股10天漲3成5成的!
如果看的到吃不到也沒用,緊握住屬於自己的利潤才是真實的!

祝大家操作順利!

文章出處: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1270815&last=15514818
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
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
Facebook 隱私安全關鍵 12 步
在最近的新聞裡,Facebook公布它的會員數達到了三億,而在台 灣,Facebook的成長率依然驚人,並且慢慢的從單純的上臉書玩遊戲,進一步有愈來愈多人或團體開始利用上面多樣化的功能來進行社交互動、行銷推廣工 作。Facebook作為一個社群平台,它紅的確實有道理:因為在這個線上服務中提供了目前可見最豐富而可用的互動系統,從單純的個人名片履歷、寫(微) 網誌、貼照片,到進一步的朋友關係連結、社團活動系統,以及開始被品牌產品重視的粉絲專頁功能,加上好玩的遊戲互動程式;從「個人」到「團體」、從「遊戲」到「商務」,事實上Facebook確實提供了一個漸進式、互相連結、相輔相成的網路社群系統,並在這個系統中重現了、優化了某些社會關係網絡。
而在這樣大量的用戶加入下,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是我們使用Facebook時必須去思考的:關於如何強化自己Facebook上的隱私設定。我兩個月前寫過一篇:「Facebook 個人用戶隱私設定心得完整分享」,目前Facebook上的隱私權限設定確實是過於雜亂而分散的,但還是有一些基本邏輯可以遵循,所以我那篇文章正是從這樣的角度想要提供給讀者們一些有用的建議。
而最近,看到國外部落格「Make Use Of」也寫了一篇:「10 Solid Tips to Safeguard Your Facebook Privacy」細數了在Facebook上如何保護個人隱私的十大技巧,我自己再加上兩條我覺得重要的觀念,擴充成12個安全須知。底下我便列舉這隱私安全的關鍵12步,並加上我自己的說明,而相關的操作步驟,其實在我寫的「Facebook 個人用戶隱私設定心得完整分享」都有提到(而且邏輯順序也相近),如果想知道具體操作步驟的可以兩篇文章對照參考。
-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
- 電腦玩物的Facebook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pages/370b5875/95279542107
- 具體操作說明參考:Facebook 個人用戶隱私設定心得完整分享
(以下參考「10 Solid Tips to Safeguard Your Facebook Privacy」一文並加上我的個人心得補充)
- 1.將朋友名單分類
這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步,一定要將你的朋友名單分類(到介面左上方的「朋友」項目頁面進行),當你要加入某人為朋友時,想想看他和你的關係,你想要讓他看到多少個人資訊?然後依據親疏遠近、通訊需求設定不同類別,這一方面讓你更容易去管理自己的朋友名單,另一方面在後續的隱私設定中將可以大大的幫助你做更細節的設定。
此外在「首頁」的資訊流中,透過分類好名單的方式,你也可以快速的只看到某一類朋友的訊息,方便你過濾大量的訊息流竄。
- 2.自訂每一項基本檔案、聯絡資料的隱私權限
花一點時間到介面右上方「隱私設定」-「個人檔案設定」頁面,仔細檢查從基本資料、個人資訊到聯絡資料的隱私權限設定,你可以自訂每一個項目的隱私權,例如你可能願意讓所有人看到你的性別,但你不一定願意讓所有人看到你的電話。搭配前面的朋友名單分類,好好的去研究一下到底哪些人正在看著你的個人檔案。
- 3.設定每一本照片集的隱私權限
Facebook是很好的相簿上傳服務,可能比無名小站還好用,它不僅有無限的相簿上傳空間,還可以標記相簿上的人臉,通知朋友他們出現在哪些相片上。但是這麼好的相片交流系統,伴隨的就是相片是不是會被所有人看光光?所以請善用照片集功能,把不同照片先做好分類,然後設定每一個相片分類可以被哪些朋友看到,當然,還是要搭配前面的朋友名單功能。
- 4.限制你的搜尋能見度
設定好誰可以在Facebook右上角的搜尋中找到你,並且能看到你的哪些資料?如果你不想經由搜尋被找到,那麼記得要到「隱私設定」的「搜尋設定」做好相關的設定。
搜尋能見度還有另外一個地方可以進行限制,那就在「隱私設定」的「個人檔案設定」中,可以限制「個人檔案」這個項目的能見度,如果你在這邊設定為「所有人」,那麼其它人即使不是你的朋友,也可能會透過搜尋直接看到你的塗鴉牆內容、個人資料(當然還要參考你針對每則訊息或資料的細部設定)。
- 5.控制塗鴉牆上的自動發佈與更新訊息
你個人檔案頁面的塗鴉牆上,除了你自己主動發佈的訊息外,還有很多你在facebook上的小動作會被「自動」發佈到塗鴉牆上,如果你不想要這些小動作被看到(例如你和誰結為朋友?你更改感情狀態?),那麼請到「隱私設定」的「最新消息及塗鴉牆設定」中,限制這些小動作的自動發佈。
- 6.設定塗鴉牆上朋友留言的隱私權限
你可以到塗鴉牆的設定中,開放或不開放塗鴉牆上的朋友留言,另外你還可以進一步設定這些朋友的留言可以被哪些人看到?同樣的必須善用朋友名單的功能,又或者你可以設定只有你自己才能看到自己塗鴉牆上的朋友留言。
- 7.控制Facebook官方廣告上使用你個人資料的權限
什 麼是Facebook官方的廣告?有時候你的朋友可能會在Facebook側邊欄看到「你加入了某個粉絲專頁」之類的訊息,推薦你朋友也加入同樣的粉絲專 頁,這就是Facebook官方的廣告系統。但是你可能不願意讓朋友知道你在Facebook上到底加入了哪些粉絲專頁,或者不想讓Facebook利用你來推薦你朋友其它內容,這時候請到「隱私設定」的「最新消息與塗鴉牆設定」中的「Facebook廣告」裡限制平台不可以使用你的資料來廣告。
- 8.保護你自己的資料不被朋友使用的第三方程式讀取
但是,並不是只有Facebook上的官方廣告系統會使用你的個人資料,還有其它第三方應用程式也可能會使用你公開的個人資料來廣告,而且,不一定要你有使用那個程式,只要你的朋友使用了某個第三方應用程式,那個應用程式就可以去讀取你朋友的朋友名單,進而可能使用到你的公開資料!
所以請記得到「隱私設定」的「應用程式集設定」中,取消勾選那些你不願意在朋友使用的應用程式中公開的資料。
- 9.管理你自己使用的應用程式的權限
到介面右上方的「應用程式設定」中,檢查那些你最近使用的、已經授權的應用程式權限,並刪除你已經不用的應用程式、遊戲。我「每天」都要做一次這個動作,那些你玩過的心理測驗、小遊戲,當你確定不會再玩後,請一定要到應用程式設定中刪除它們!
而那些保留下來會繼續使用的應用程式,也請進一步編輯它們的權限設定,控制它們是否可以自動發訊到你的塗鴉牆等等權限。
然後,一個應用程式你要同意它們執行前,先想想看這個程式是安全的嗎?你可以從程式的評價、程式的專屬頁面討論、facebook上的搜尋評論等等來了解這個程式。
- 10.想停用帳號時請向Facebook提出刪除申請
你可以在「帳號設定」中「停用」自己的帳號,但是這樣是不夠的,你的資料還是會保留在伺服器中而有被偷取破解的危險,所以請到「這個連結」中,提交Facebook官方「刪除」你的帳號資料,雖然,目前也無法確認這樣是否就能完全刪除,但起碼是比較保險的作法。
- 補充11.不要發佈任何真正隱私的資料到Facebook上
Facebook上有很多的隱私設定項目,但是,除了依賴權限設定功能,一個更好的方法就是「真正隱私的資料」不要上傳到Facebook。如同我在「Plurk 噗浪新增刪除舊大頭貼照片功能,玩社群網站要注意個人隱私」一文中提到的,隱私有兩種意義,第一種是例如我的名字,我可能不想讓某些人看到,但其實真的被看到了對我可能也不一定有立即的、直接的危害,只是「我不想被看到」這種人權上的隱私問題,或是可能會有「廣告侵擾」的惡意侵犯問題。
但是第二種隱私則是那些真正私密的東西,例如你的親密裸露照片、你心中那些黑暗的慾望、你對於他人那些負面而有侵犯意味的批評,乃至於你的信用卡號?你的身分證字號?你的住址?你做過的那些不該說的事情?這些東西,你平常在現實中不願意對人明說,那麼,也請不要放到Facebook上,也不要有那只是我和幾個好朋友偷偷在Facebook社群網路上共享的想法,這不是一個讓你偷偷把東西藏起來的好地方。
- 12.提醒你的朋友注意Facebook的隱私安全觀念
不過,更嚴重的是,這不是你個人的問題,這也是你朋友的問題!
如果仔細去看看那些隱私(私密)洩漏而導致有人受害的新聞,你將會發現,洩漏的源頭不只在於被害人自己,也會來自於被害人的朋友!即使你不洩漏自己的資料,但是如果你的朋友洩漏呢?如果你的朋友在他們的網路上提到你、公開你、連結你的私密資料怎麼辦?
所以隱私觀念是需要推廣的,這不只是為他人好,也是為你自己好。尤其在Facebook這樣的網路社群中,除了應該想好自己如何自處,也應該去思考與他人連結後哪些東西可能因此公開?基於這一點,就要再次回到第11點的提醒:那些你不想公開的東西,無論如何不要放到網路社群上!
文章來源:http://blog.taiwanpage.com.tw/rssview.html?id=1882511文章來源:
2009年8月31日 星期一
H1N1 概念股
9103 美德醫 醫療產品/通路
4103 百略 醫療產品/通路
1701 中化 抗生素
1720 生達 生技/製藥
4111 濟生 生技/製藥
1716 永信 抗生素
9919 康那香 不織布/衛生產品
病疫概念股
口罩不織布:恆大(1325)、康那香(9919)、美德醫(9103)
醫療相關器材:遠見(3040)、百略(4103)、東洋(4104)、
空氣清靜器:東貿(4104)
光觸媒空氣清淨器:台光(1601)
藥品:生達(1720)、杏輝(1734) 晟德(4123) 永日(4102)、 東貿(4105)
殺菌清潔劑:毛寶(1732)、花仙子(1730)、美吾華(1731)、美克能(4703)
生技:中化(1701)、永信(1716)、生達(1720)、葡萄王(1707)、中華化(1727)、美德醫(9103)、雃博(4106)、優盛(4121)
耳溫槍:熱映(3373)、紅醫電(1799)、百略(4103)
相對弱勢股:觀光、百貨
相對強勢股:電子購物如網家8044
2009年6月25日 星期四
克服性格弱點 做股市常勝軍
很多投資人對於基本分析、技術分析,甚至籌碼分析都有深入研究,但最後仍是虧多賺少,最主要的因素還是無法克服人性的弱點,因為投資就是控制情緒的遊戲。
=====================================================================================
被譽為「二十世紀股市見證人」的投機大師科斯托藍尼說,股市中、短期的漲跌90%受心理因素影響,而股市長期才是受到基本面影響。《股市心理學》一書則說,情緒不是投資過程中的配角,而是主角;投資就是控制情緒的遊戲,想賺錢就得瞭解遊戲規則。
華爾街的座右銘:「恐懼與貪婪主宰著市場。」的確,很多投資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卻一再犯錯,一再遭受嚴重的損失,就是跳不出恐懼與貪婪所構築的輪迴;想要成為股市常勝軍,成為贏家的一員,打敗自己人性的弱點是必做的功課。
虧多賺少 受制人性弱點
三十二歲的吳XX進入證券公司擔任營業員已經有七個年頭,能夠每天做股票,是他當初選擇當營業員最大的理由。在這七年中他努力鑽研技術分析,每天也很認真地研讀各種研究報告、財經報紙、雜誌,更積極結交朋友,努力打聽小道消息,因此面對客戶,他隨時可以講出一番道理。
自認為很懂股票的吳XX,每天在股海中衝浪,2002年初股市從3411大漲三千多點,手氣很順的他一度累積了五百多萬元身家;然而未能見好就收,讓他在2002年下半年又吐了一半回去。2003年初朋友告訴他勝華這支股票「因為踏入彩色面板,業績將大有轉機,2003年每股獲利可以從五毛大幅成長至三元左右。」
急於翻本的他,在研究之後,覺得應該有相當不錯的機會,三十幾元的價格以預估本益比來算並不高,而技術面也還不錯,於是他將手中兩百多萬元資金中的八成,融資買進了150張的勝華;他想只要漲兩成,就可以賺一百萬元回來,到時再壓一支股票再賺兩成,五百萬元就可以全部回來了。
沒想到美伊戰爭戰雲密佈,股市在2003年農曆年後持續低迷,勝華在他買進之後不久就跌了一成,一下子就又虧了將近五十萬元;他想只要股價再回來一點,虧損少一點就全部賣了,沒想到三月勝華宣佈業績不如預期,投信持股大量丟出來,股價一瞬間掉到二十元出頭,吳XX頓時慌了手腳,證券公司的追繳令迫在眉梢。
賣盈抱虧 股市投資人大忌
他滿腦子只想著股價如果再繼續下跌,他就會一文不名,債務纏身,甚至工作也會不保,他只希望自己從未買過這支股票,於是把所有股票一股腦全部賣掉,一年之間,吳XX的資產就從五百萬元縮水九成,只剩下五十萬元。
很熟悉的情景,是嗎?很多投資人對於基本分析、技術分析,甚至籌碼分析都有深入研究,但最後仍是虧多賺少,最主要的因素還是無法克服人性的弱點,因此研究投資心理學多年,著有《股市陷阱八十八》的美國著名臨床心理學家羅蘭巴瑞克﹝Roland Barach﹞說,要瞭解股市,除了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做心理分析。然而,即使股市心理學如此重要,但是坊間探討這方面的書籍卻寥寥可數,而且幾乎全是翻譯書,很少有適合台灣國情的股市心理學參考書籍。
為了瞭解國人投資行為與心理,本刊與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郭敏華與郭迺峰合作,配合此次台灣投資人情緒指數調查,依據投資心理學的賣盈抱虧效應﹝賣掉獲利的股票,留下套牢的股票﹞、蛇咬效應﹝較願意買進上次賺錢的股票,而不願意買進賠錢的股票﹞、過度自信等幾個非理性的行為,來設計問題,調查分析台灣投資人投資的心理與行為。同時本刊也走訪數名資深營業員,瞭解客戶實際的投資行為,整理出台灣股市投資人常犯的八大錯誤,並邀請專家為讀者找出趨吉避兇的方法。
投資人常犯的八大錯誤:
1. 在股價盤跌趨勢形成時,不但不敢勇於停損,反而逢低攤平。
2. 只敢向下逢低承接,不敢往上加碼,股價創新高的強勢股反而不敢追。
3. 買自己曾經賺過錢的股票,但看不懂大盤,由多轉空的時候,常常受傷慘重。
4. 未設停損,或設停損但未徹底執行,當股價漲至停利點時就心貪,調高停利點;而股價跌至停損點時,又因不願虧錢賣出,取消停損 。
5. 不漲到預期的價格絕不脫手。
6. 買股票的目的只是要有快感,或證明自己的能力,常常走偏鋒或因而忘記紀律的重要。
7. 因為小道消息、某某公司要配股、投顧老師…而買進股票,但情況不如預期卻不懂停損。
8. 希望能很快地從股市中大撈一筆,卻不懂基本財務報表、不懂線圖、沒有投資策略,便急急忙忙地跳進股市,甚至擴大財務槓桿,結果死得更快。
掌握趨勢 勿迷戀賺過錢的股票
根據調查,在投資股票時,有57%的人傾向賣掉獲利的股票而留下套牢的股票,卻只有23.7%的人會反其道而行;經過交叉分析,過去三個月強烈會做這個動作的人,16.3%虧損,而非常不會做這個動作的人,則只有9.4%的人賠錢,賺16%以上的人有18.2%;顯示賣盈抱虧這個不理性的行為,到頭來虧損的機會相當大。
這樣的行為反映在空頭的時候,就是在股價盤跌趨勢形成時,不但不敢勇於停損,反而逢低攤平;而在多頭時,只敢向下逢低承接,不敢往上加碼,股價創新高的強勢股反而不敢追兩項錯誤。永盛投顧分析師吳筱臻指出,股市和經濟往往不同步,且股市通常領先經濟三個月到半年,因為有這樣的盲點,所以常常經濟數據還十分樂觀,但股市卻早已反轉向下,而從技術分析,則可避免這個盲點。從月線來看,當每波多頭最後一根中長紅的低點被有效跌破,最少會連續跌五個月,最多則會跌一年半,從來沒有例外,而一旦有這個現象出現,不管怎樣,一定要全數出清;因此,雖然目前股市多頭格局仍旺,但若萬一指數有效跌破5560點,則台股多頭格局很不幸地,將轉入空頭格局。
保誠投信企劃處協理趙樂峰則指出,均線是投資人是否執行停損動作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以短線來看,股價跌破五日線,就是第一個警告訊號,而一旦跌破二十日線﹝月線﹞,或爆大量跌破重要關卡像是頸線,絕不可戀棧,一定要斷然出清。
台灣股市空頭修正,一般是兩大段下跌,也有三波下跌的例子,吳筱臻說,經過空頭兩大波或三大波的修正,月線出現第一根中長紅之後,就是長期趨勢否極泰來、由空轉多的開始,這時可勇於加碼買進技術指標鈍化、沿五日線往上走的強勢股。
過於自信 往往陰溝裡翻船
調查發現,台灣股票投資人有30.26%的比率非常願意買進上次賺錢的股票,回答有點願意的也有22.18%,相反地,非常不願意與不太願意的比率則分別為5.15%與11.09%。經過交叉分析,回答非常不願意的人,在過去三個月賺16%以上的比率遠高於平均值,顯示這樣反人性的操作仍有不錯的勝算。
趙樂峰表示,投資人與其買自己熟悉的股票,不如根據台股的脈動,適時切入各類股,或許會有較高的勝算。保誠投信統計自1995年8月以來,台股在第一季與第四季較易上漲,第二季與第三季則以整理居多,而因為產業淡旺季因素,某些類股在某些月份特別容易上漲,投資人可參照過去經驗,配合整體大環境以及股價所處位置等資訊,以理性的分析代替上述非理性的行為,勝算可達七、八成。
嚴守紀律 避免情緒波動影響
調查中也顯示,台灣股票投資人有34.43%未來三個月投資績效贏過大盤,13.13%非常沒有把握贏過大盤,而非常有信心與有點信心贏過大盤的比率分別只有7.99%與19.25%。經過交叉分析,非常有趣的,回答非常沒有把握的人,過去三個月賠16%以上的比率明顯提高到29%,而回答非常有把握的人,卻有27.8%的人過去三個月賺16%以上,顯示信心在投資心理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然而,一位資深營業員指出,許多有經驗的老手雖然非常有自信,但是還是會犯未漲到預期價格絕不脫手的錯誤,他舉一位客戶為例,王媽媽是一個有十二年投資股市經驗的菜籃族,她曾以40元買進一檔股票,設定50元賣掉,但這支股票漲到49元以後就不漲反跌,滑落到46元,這時她發誓股價漲回49元一定賣出。
沒想到,股價最高反彈到48元就再也上不去,又下滑到45元,然而王媽媽心想48元都沒賣了,這個價位還有賺,這檔股票的基本面也還不錯,再等等看好了;因此一直在等待更高的價錢,就放著不管,不過這檔股票卻未能如王媽媽的預期,反而持續盤跌,直到有一天股價又回跌到成本以下,王媽媽才趕快把股票賣掉。
許多人都知道停損的重要,但在執行時卻往往會受到恐懼、貪婪與僥倖心理的影響而未能執行;對此,吳筱臻指出,即使技術分析再熟,但這種屬於心理層面的問題,只有靠隨時提醒自己,在股市中斷手斷腳還可以東山再起,只要一次斷頭直接畢業,卻是再也難以翻身,尤其是融資操作的人,更要切記財務槓桿的可怕,務必要設停損。
科斯托蘭尼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中說,根本沒有什麼股市心理學,股市本身就是一門心理學,股市的投資氣氛追根究柢來說,不過是一種投資大眾的心理共識而已。一位股市老手說,要成為股市的贏家,就必須做到知己知彼的工夫。知己,就是瞭解自己投資性格上的缺點,並盡力避免;知彼,則是在利多利空事件發生之後,知道投資大眾在想什麼,有時候要逆勢而為,有時候要順勢而為,而只要能領悟何時該順勢而為,何時該強迫自己與眾不同,逆勢而為的真理,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亦不遠矣。
相關聯結
http://stasis.pixnet.net/blog/post/14132964
http://estock.marbo.com.tw/asp/board/v_board.asp?new=1&BoardI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