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股票在你心目中的價值是多少? 我想幾乎沒有人知道, 在商品市場的交易過程中, 商品本身的價格造成了投資人的第一印象, 也正因為如此使得市場的交易變的更加的不確定 .
為什麼這麼說呢?現代證券分析中所常用的技術分析便是造成市場波動的罪魁禍首.技術分析中所使用的數據是過去的數字資料,不管是RSI MACD 或是KD指標全部都是以過去數據為基礎,再使用統計方法來做計算與分析,這樣有什麼不好呢?這麼說吧,當一張股票的價格並不能百分之百的反應其內在價值時,技術分析所計算出來的結果也就不具有參考性了.
價格的產生乃是市場一買一賣所產生出來的結果,其所反映的乃是當時市場的"氣氛",當氣氛熱絡時價格節節上升,而氣氛低迷時價格再低,股票也乏人問津.價值就不一樣了,根據巴菲特的看法(個人認為他判斷企業價值的功力已到了神的境界),企業的價值在於企業所能產生出現金流量的能力,所以企業現在的價值乃是在未來幾年內企業所能產生出現金流量的折現值.所以企業現在所能夠產生現金流量的能力就是一個評斷企業價值的重要工具.
一張股票能獲利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資本利得,另外一種是分配現金股利或是分配股票.資本利得或是資本利損是因為企業本身的成長或是衰退(包含本業與業外),現金股利的分派與配股乃是決定於公司的股利政策(也有不賺錢的公司配股配息的喔).然而我們如何能夠知道一家公司的未來成長呢?我認為預測一家公司下一個月或是下一季的營收成長或許比較簡單,然而去預測下一個年度與下兩個年度則是非常困難的.以現在最熱的太陽能產業來說好了,大部分研究報告預測太陽能到2007年會有大幅度的成長,但是我認為這就像是賭博一樣的危險,因為在產業發展的預測之中存在著太多的外生變項,而研究報告所產生的結果是因為排除了某些變相或是做了某方面的假設,要不然每個經濟學家都已經富可敵國了....
既然連產業的預測都存在著那麼多的不確定性,反映在股票的價格上,你如何能夠確認現在的價格就是反映了未來的成長性.然而投資人依然需要一種工具來作為自己在選股上的名燈,這也是技術分析理論持續在市場上興風作浪的原因.人存在於一種不確定的環境中,會需要一種信仰來安慰自己,技術分析理論正好能夠撫平投資人不安的心,然而安慰卻不能換來獲利,於是在不斷矛盾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結果只是不斷的誤判與坐享其成的營業員了.
價值或許很難去判斷,但我們卻可以很輕鬆的判斷你自己是不是一個光是以價格來做標準的投資人,當你打開電腦看著不斷跳動的價格,你會產生一種興奮的快感的時候,要小心,你可能就是一個以價格判斷企業價值的投資人.........你可能需要冷靜一下,因為投資股票對你來說其風險度已經等同於賭博了~~~ James
出處: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1466527&p=3
********************************************************************************
巴菲特近幾年的操作跟過去有所不同 有短線進出的標的 也有買衍生性金融商品(他曾說衍生性金融商品是金融市場的未爆彈)~ 我想會有一些調整 可能是因為波克夏的現金部位太多了(數百億美金) 要找到像是伯靈頓鐵路這麼優的標的不太容易 還是會做一些巴老所不熟悉的標的 會受傷也是正常的~~
之所以被稱為投資之神 並不是他的短線操作績效 而是他估計投資標的現金流量的能力(根據吳啟銘老師的書所提到) 巴老應該是使用三階段的現金流量折現法來估算公司的合理價值 ~~ 現金流量是很難算的準的(不能適用所有公司) 所以 巴老的核心持股專找獲利穩定(現金流量穩定) 壟斷 或是寡佔的公司~ 在此前提 估算現金流量的誤差就可以比較小一點~
Jam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